“臟色”奇用,看玉雕大師如何“化瑕為瑜”!
2021-12-22 14:42:31| 來源: 御府和田玉網 |
一件完整的雕刻作品,材料是基礎,工藝是手段,文化是目的,內涵是靈魂的綜合體。作品的完美體現不僅僅依靠嫻熟的工藝,更需要雕刻者獨到的設計和構思。而玉質本身的瑕疵給予了創作者足夠的想象空間,成就了一些化瑕為瑜的傳奇。
化瑕為瑜,變廢為寶
瑕不掩瑜,瑜不掩瑕,忠也。
——《禮記·聘義》
玉 瑕,本意指玉的微小瑕疵。語本《淮南子?說林訓》:“若珠之有纇,玉之有瑕,置之而全,去之而虧?!彼纬穲虺肌洞鹦菑堉鞑具z雅山茶次其韻》:“雪貯雙砂罌,詩琢無玉瑕?!?/p>
古人說:“無瑕不成玉”。天然的東西是很少能達到完美的,玉質中顯現的棉、花、水線、裂、僵、雜色等都是自然形成的,屬于正常情況。
▲
當我們在欣賞一件件精美的玉雕佳品時,你會驚喜地發現那些被嘆息美中不足的原石,經過能工巧匠的用心雕琢后,往往變成一件件作品的亮點,使人叫絕。
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那些 利用瑕疵的幾種經典設計。
黑 點
黑點是和田玉中常見的毛病,屬于玉內部含有雜質或金屬小顆粒,有點狀、也有散狀和塊狀,一般雕刻以巧借為主,如果能把它巧做更能突顯意外的效果。
臟
臟和上面所說的黑點是有明顯區別的。臟的顏色一般呈黃棕色為主,蕨花狀分布,因外界有色物質滲入而生成。
這種料子要根據它的臟點均勻程度來設計作品的形象,譬如:花斑狗、金錢豹,部分臟色均勻的原石可以雕琢出更為寫實的斑馬、或企鵝類。再命一合適的名字,便是絕品!
裂
部分玉石在流水中不斷被沖刷,與河床中的其他物質不斷碰撞,產生裂。
一種是明裂,就是皮外傷,肉眼可見。這種一般容易處理,雕刻時可以借助花紋和線條把它去掉,這個在大多數山子上都可以看到,以大自然的山石裂紋處理效果很好。所以琢玉人利用明裂巧雕,還是比較容易的。
▲利用明裂巧雕成麥穗,取歲歲平安之意
明裂巧雕案例
▼
責任編輯:御府和田網